咨询电话:15670633538

— 包装技术 —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15670633538

包装技术

兆驰股份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布时间: 2023-12-26 20:16:48 |   作者: 爱游戏体育

  伴随主要原材料LCD扩产进入尾声,LCD面板行业将由过去供给端主导转向需求端主导,面板的周期属性逐步淡化。上游面板供给充裕,有助于终端显示厂商实现显示终端的多样化,面板价格波动趋缓,且面板价格中枢有望下移,下游终端应用厂商的盈利能力或将逐步提升。未来对终端应用厂商而言,多显示布局、产品差异化、全球市场推广增加了更多可能性,行业头部集中的趋势更加明确。

  依据洛图科技的研究报告,2022年全球电视ODM/OEM出货量共1.01亿台,而全球前十家专业ODM厂(不含四家品牌自有工厂)出货总量为7616.8万台,同比2021年增长0.6%,占全球ODM总量的75.7%。2022年,主要原材料LCD面板多数尺寸达到了历史最低价格,并在三季末止跌企稳,电视整机的BOM成本得到底部确认。在 “双十一”和“黑五”促销季的加持下,各大厂商去库存效果非常明显,2022年下半年之后,以液晶电视为代表的大尺寸显示优先于其他中小尺寸显示终端率先回暖。

  随着数字化的经济推动以及4K、8K、VR/AR等应用逐步商业落地,用户流量需求尤其是室内仍将保持快速地增长,用户对无线网络覆盖和传输能力的需求将不断的提高。数字中国建设推动双千兆快速渗透,据工信部发布的《2022年通信业统计公报》,2022年我国千兆宽带用户达9175万户,同增165.25%;我国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10GPON端口达1523万个,同增93.79%,在数字中国推动下双千兆建设有望提速。

  在LED行业主流成品经过创新、多样化、标准化之后,行业处于较为成熟阶段,从行业格局来看,行业内厂商逐步提升掌握核心供应链、下游出海口和市场占有率的能力,因此行业整合成为必然趋势。2022年期间,更多的面板厂、品牌厂逐步进入LED行业,行业内上下游企业陆续通过收并购、合资、战略绑定等方式实现“合纵连横”,以不同的“绑定方式”奔向Mini/Micro LED新型显示市场。同时,芯片作为LED显示产业链的关键,“抢芯”成为各家布局LED显示产业链的关键一步。随着LED行业技术能力相近,市场之间的竞争从过去的单一产品与技术竞争,逐步转变为产业链竞争,以实现强者恒强的目的。

  2022年期间,LED行业受到终端需求抑制,然而Mini/Micro LED仍然是业内一致认可的未来LED行业繁荣的动因。随着小间距/微间距 LED 市场规模扩大,Mini 背光放量,被誉为面向未来终极显示技术的Micro LED 广阔市场空间。需求端有望迎来Mini/Micro LED高速巨量增长空间,预期未来 LED 行业的周期波动会减弱,有望进入一个较长的向上周期。

  Mini LED背光是延长LCD生命周期的最佳方案之一,有很多工艺可以在原有基础上优化提升,产业链上下整合加快,将有利于Mini LED的加速成熟,迎头赶上。依据行家说Research 的调研数据,2022年Mini LED产品(包含TV、MNT、Tablet、NB、车载、VR)出货量为1725万台,至2026E预计出货量为4918万台。

  2022年期间,因技术逐步成熟、生产规模扩大,成本下降明显,专业显示走向商业显示、教育显示、会议显示等应用边界扩张,导致LED即将迎来真正的消费级市场应用。而数字化的经济大力度推广,LED显示作为硬件载体之一,需求回暖成为必然趋势。

  Mini LED在大尺寸显示应用端向Micro LED演变的进程,正是LED显示屏走向真正的消费市场技术发展路径,即从最初的P2.5以上户外市场走向P1.0-2.5的小间距、P0.5-1.0的微间距,并逐步开拓P0.5以下的85英寸以上高端电视。

  从技术路线上来看,Mini LED 封装目前有三个技术路线,分别是 SMD、IMD 和 COB,相较于其他两种技术路线, COB有高密度、高防护、高适应性、高画质、长寿命与使用成本低等优势,也是目前大规模量产化技术中应用在P1.0以下市场的唯一可靠路径。但由于COB技术难度高,所以在良率、检测返修、制造成本等方面与SMD存在比较大差距,也因此成本比较高,一直未能在市场有大规模量产,目前COB仅占微/小间距市场的10%。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智慧显示、智慧家庭组网及LED全产业链。报告期间,智慧显示与智慧家庭组网作为稳定公司收入利润的基本盘,持续做强做大。同时,公司持续深化LED全产业链的战略布局,一方面全方位发挥LED垂直一体化的优势,完整搭建Mini LED背光及Mini/Micro LED显示两大垂直产业链;另一方面,确保每一个产业链环节具有充分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优势,聚焦龙头。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50.28亿元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6亿元,同比上涨244.13%,各业务板块在行业底部韧性强劲。同时公司资产负债率下降至45.75%,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涨至49.41亿元。后续,公司将继续优化业务结构,充分的发挥垂直一体化产业链战略布局优势,打造科技型集团化公司。

  智慧显示是公司的核心业务板块,产品涵盖各主流尺寸的液晶电视、电脑显示器、Mini LED显示屏等,逐步构建智慧显示行业的产业集群。

  电视ODM业务多年来保持行业第一梯队,依据洛图科技的数据,报告期内公司ODM业务出货量为850万台,出货量居行业前列,海外市场仍然是公司的主要销售市场,公司努力开拓除北美以外的如东南亚、南美、欧洲、中东非等市场。鉴于国内存量市场之间的竞争激烈以及海外增量需求强劲,公司将继续重点开拓海外增量市场,以保证出货量的稳定增长。同时,长久来看大陆面板厂扩产后LCD面板资源充裕,保证了供应链的稳定,公司将持续开发国际A类品牌客户并提升A类品牌客户占比。

  除此之外,公司定位智慧显示市场,布局多品类显示。依托现有的客户资源及集团产业链协同优势,陆续开拓显示器、Mini LED显示、投影等多显示品类,为客户提供多显示产品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受益于《“十四五”数字化的经济发展规划》及国内千兆宽带网络升级,数字化深入,超高清及5G应用的全力发展,作为网络建设基础设施的公司网络通信终端设备增长强劲。完成了WiFi6路由器,XG-PON网关产品升级,以及高清智能摄像头的开发,更大程度丰富了国内外运营商的终端产品需求。

  网络通信终端,依托通信应用领域的多年沉淀及集团产业链协同优势,产业链向上延伸,以实现从整机到核心部件的拓展,开拓更多利润增长点。

  IoT智能终端,依托多品类拓展及重要大客户的开拓,逐步搭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健康两大IoT终端应用集群。其中智能家居将以家居智能化需求为出发点,开拓智能锁、新型清洁电器、家庭看护摄像头等终端品类;智能穿戴健康以日常健康监测需求为方向,开发适合老年康养,行业定制的终端和平台管理终端产品。

  未来公司以网络通信终端为基础,搭建智能家居和智能穿戴健康两大应用终端的多品类拓展。同时,为满足生活智能化的刚性需求,通过产业整合,逐步实现AI+IoT的转型。

  (二)LED产业链各环节百花齐放,Mini LED垂直一体化布局进入收获期

  公司在LED产业领域实现全方位深度布局,包括上游芯片、中游封装、下游照明及显示应用。公司在LED 产业链实现了 “蓝宝石平片→图案化基板(PSS)→LED 外延片→LED 芯片→LED 封装→LED 背光/照明/显示应用”全工序全产业链布局。公司发挥产业链垂直一体化优势,增强产业链各环节在周期低位的韧性及景气度回暖之后更大的弹性,同时产业链各环节充分参与市场之间的竞争,确保各环节拥有充分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优势。报告期内,各环节合力布局Mini /Micro LED垂直产业链,提升各环节在Mini LED市场占有率,并推动公司逐步实现Micro LED的产业链各环节技术突破及商业化应用的开拓。

  兆驰半导体2022年实现收入16.43亿元,净利润3.13亿元,是全行业唯一一家全年满产满销及扣非后较大幅度盈利的芯片厂。公司在南昌投资建设LED芯片研发及生产基地,依托集团信息数据系统、全套自动化生产设备、业内最大的单一主体厂房及全工序布局,已实现全智能化生产的现代化智造公司。

  LED芯片厂生产氮化镓(GaN)和砷化镓(GaAs)芯片,经过多年积累已构建全光谱的产品领域(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具备“蓝宝石平片→图案化基板(PSS)→LED外延片→LED芯片”全工序独立制造能力,能够在单一厂房内实现全工序智能化生产。

  LED芯片厂是全球最大的 LED芯片单一主体厂房。截止目前,公司主要生产设备为中微 A7、中微Unimax、Aixtron 2800G4-TM,可用来生产氮化镓和砷化镓LED外延片和芯片,其中报告期内新增的52腔中微Unimax及配套生产设备将用于生产Mini LED等高的附加价值产品,满产后公司LED芯片月产能可达110万片4寸片。尽管全球LED终端需求疲软,报告期内,公司全年产销比98.5%,实现全年满产满销的生产经营目标。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高的附加价值产品的占比。公司的通用照明、传统背光产品已占据主要市场占有率,高光效照明、倒装&高压特种照明、Mini LED背光、RGB显示商品市场份额陆续提升。随着公司扩产项目的持续放量,公司将陆续提升高端照明、Mini LED背光、Mini RGB显示的市场占有率,并逐步实现车用LED、红外、植物照明等各高端细分领域全覆盖。

  产学研方面,通过自主关键技术攻关,联合南昌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资源进行产学研合作。2022年,公司荣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专精特新企业创新50强(2022年排全国第五名)、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荣誉奖项。

  专利方面,公司拥有近300项自主研发专利,并获苏州立琻半导体有限公司从韩国LG公司收购的百余项全球LED芯片核心专利的授权许可,保护范围包括PSS衬底,LED外延结构,LED芯片结构等领域,覆盖美国、欧洲、日韩及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为公司产品出海战略保驾护航。

  技术创新一直是公司实现高质量运营之根本,一方面技术创新持续不断开拓更高价值的产品,攻坚高端市场,布局公司未来之路,另一方面,公司一直致力于提升效率、成本降低的技术创新。研发是产品设计方案的源头,研发端的技术创新可以解决“既要产品高性能、又要效率大幅度提升”的可行性问题,配合生产工艺各环节的工艺创新,以技术创新带领公司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具体到公司产品规划的技术创新层面,一方面,做更多更大的芯片(附加值高的芯片),提升发光效率,提升产品价格,彰显品牌价值;另一方面,做更小的芯片,在保证同等光效前提下,在同等大小晶圆上切割更多更小的芯片,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单颗芯片成本大幅下降。

  作为化合物产业链中最重要的智造商,根据长期战略规划,公司将逐步实现Micro LED、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领域的布局,公司积极布局VCSEL、光模块及光通信器件、射频器件、电力电子器件等,完善化合物半导体芯片的技术积累,以实现应用领域的全方位覆盖。

  2022年兆驰光元实现收入25.47亿元,净利润0.86亿元,LED封装业务主要有LED器件及组件两类产品,根据应用场景,产品定位于照明、背光和显示三大主流应用领域。

  LED背光已成为三星LED、索尼、LG、夏普、康佳、创维、TCL等国内外知名电视机客户的长期合作供应商。在Mini LED背光方面,公司主打Mini POB、Mini COB两种技术方案,2022年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品牌客户,主要用于电视机、显示器领域,并已占据市场较大份额,后续公司将利用已有的Mini LED成熟技术攻坚车载背光市场。照明产品方面,公司已在通用照明、高光效照明、健康照明等领域夯实,在细分领域,公司利用自有Mini LED车载技术及大功率陶瓷封装技术的储备,针对车内氛围显示、刹车、日行、示阔、头灯等应用提供LED封装解决方案。在LED显示领域,公司将Mini LED与IMD封装技术相结合,发布Mini RGB、小间距及户外显示产品。

  基于上游芯片、中游封装产业链整合,公司LED应用板块已经拥有成品照明灯具、电视背光及COB显示三大应用业务。

  LED显示是目前LED应用最具成长动能的板块,兆驰晶显采用倒装芯片,配合COB集成封装工艺,为客户提供COB面板。报告期内,公司已有600条COB封装生产线K显示面板的量产。

  兆驰晶显通过突破巨量转移技术难点,全面革新生产工序,独家联合开发核心生产设备,并在工艺方面,从箱体结构、电源供电、图像控制卡应用以及灯板显示矩阵排列等多维度进行创新,大胆打破行业固有的生产流程,已经实现量产化的直通率及良率业内领先。兆驰晶显秉承集团消费电子产品的制造设计理念,业内首创“HUB板、信号接收板、电源板”的三合一主板设计,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信号接收卡、内部无线材链接,实现装配的极简化设计。

  在市场开拓路径方面,公司遵循大尺寸显示应用从Mini LED向Micro LED技术演变的路径,以小间距、微间距为切入口,后续逐步开拓P0.5以下的85英寸以上高端电视,最终实现公司从“智慧显示”中来,最终走向“面向未来的终极显示”消费电子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核心经营管理团队或核心关键技术人员离职的情形;也没有因设备或技术升级换代、特许经营权丧失等导致核心竞争力受到影响的情形。

  公司聚焦技术创新与产品应用,搭建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持续开展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创新人才队伍以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公司保持贴近市场的技术领先优势打下坚实的基础。

  公司在深圳、北京、武汉、南昌等多地设立研发中心,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策略,精准投入研发,构筑核心技术竞争力,在智慧显示产品、通信产品、LED产品等制造领域,掌握并储备了多项核心技术,如4K/8K、Local Dimming区域调光、全光谱健康照明、超高光效、倒装小间距、Mini/Micro LED等;在互联网联合运营业务领域,风行在线在多屏视频客户端、视频播放、视频运营管理,视频广告服务、分布式CDN视频传输云和大数据支撑技术等多个方向上积累了多年的经验,是行业内领先的将视频综合技术做到极致的企业之一。

  公司是消费电子行业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的先行者,持续推行自动化信息化提升,在深圳市率先经中国电子技术变准话研究院评估认定,达到《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三级标准,实现生产自动化、管理流程化,持续提高运营效率,强化高端智造能力。

  公司拥有先进的工程技术、生产设备和管理模式,通过信息化系统结合自动化设备,加之因地制宜对管理流程和生产流程进行设计和改造,全面整合研发、采购、生产、成本、库存、分销、运输、销售、财务等环节,使得公司能够高效完成日常运营。公司拥有强大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在优化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PLM(研发系统)、OA(流程与移动办公系统)、HR(人力资源系统)的基础上,持续提升MES(制造执行系统)和SAP(企业管理平台),引进国际国内领先的高端制造装备,全流程推进精益化、信息化、自动化生产,大量采用AGV、机械手、滑道线、全自动包装、全自动码垛等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操作,更在检测检验环节引入行业最先进的检测设备,极大的缩短了交货周期,保障了产品品质的稳定,“敏捷响应,优质高效、准时交付”的智造竞争力已经形成。

  公司在深圳、南昌、中山均建有大型生产基地,生产集中度高,实行集约化管理,可以实现快速反应和上下游协作,便于人员的精简化及提高品质管控能力。公司各业务板块均具备领先行业的规模,规模化的生产和销售有利于物料集中采购及调配,极大的降低采购和运输成本,铸就公司的硬实力。

  高品质是赢得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公司重视对关键生产工艺流程的把控及核心工艺设备的设计,凭借多年积累的工艺与品质控制经验,坚持“品质至上”的品控理念,推动品质管控全系统化。公司持续提升智能工厂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建立大数据管控的质量体系,打造“全流程控制”的管理模式,贯穿技术研发、来料控制、产品制造到出厂检验等各环节,从根本上保证公司产品的卓越品质,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零缺陷产品,同时,公司以研发中心、品控部以及生产部为主导,全员参与品控管理,为公司产品快速进军国内外高端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公司各业务群可以形成资源互补、优势共济与协同运营,在资本模式、商业模式及产品服务上采用开放协作的创新思路,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产品主要包括液晶电视、机顶盒等多媒体视听终端及智慧显示产品、内容运营平台及软件解决方案、网络通信设备、LED芯片、LED封装、照明及显示产品等。从客户共性的角度,比如电视机品牌制造商既是公司液晶电视ODM业务客户、也是LED背光客户,公司通过信息分享,深耕现有客户资源,分别与品牌制造商建立业务合作,多维度巩固及维护客户关系;从产品附加值的角度,公司具有提供运营服务及软件解决方案的能力,推出了分别适用于国内外的内容播控平台,为液晶电视、机顶盒等多媒体视听终端向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以软实力协助多媒体视听终端产品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从产业链垂直发展的角度,公司LED芯片、LED封装、照明及显示产品互为上中下游,能够有效地减少中间环节,控制生产成本及运营成本,利用内生体系优势增强综合竞争力。同时,垂直产业链的深度绑定可以有效增强行业周期低位的韧性,并在行业复苏会暖后有更大的弹性成长空间。

  2023年,公司继续聚焦主营业务,一方面,在已有的业务上,不断夯实经营护城河,稳定公司经营的基本盘,同时,依托已布局完成的LED全产业链基础,持续在Mini/MicroLED高成长空间的赛道上奔跑,实现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另一方面,以公司现有的业务为出发点横向、纵向延伸,既可以降低跨产业布局的风险,又可以开拓更多可持续的高成长赛道,以实现公司N条曲线增长。

  具体到公司三大业务板块层面,公司将依托技术升级引领产业升级,进一步稳固家庭显示核心业务的市场份额,推动多显示布局的战略规划;扎实做好通信产业的产业链延伸,为满足生活智能化的刚性需求,通过产业整合,逐步实现AI+IoT的转型。同时,全力支持LED产业链的发展,一方面,持续加强LED产业链各环节的市场竞争力,各产业链聚焦行业龙头;另一方面,发挥LED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协同优势,抢占Mini/Micro时代的机遇。

  公司发挥产业链垂直一体化优势,提升产业链各环节在MiniLED市场份额,并推动公司逐步实现MicroLED的产业链各环节技术突破及商业化应用的开拓。

  2023年LED芯片扩产项目将实现满产,提升公司在高端照明、MiniLED背光、MiniRGB显示、车用LED、红外、植物照明等各高端领域市场份额。同时,加大研发与新技术开发力度,积极布局VCSEL、UV、车用照明、MicroLED及电力电子器件等领域,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其面向全球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LED封装项目坚持以先进封装技术为导向,强化在LED封装产业的核心技术优势,持续挖掘LED器件及组件在车载、智能照明、新型显示、健康照明、医疗、杀菌净化等新应用领域的市场潜力。

  在LED应用板块,公司将抓住Mini/MicroLED显示的发展机遇,遵循大尺寸显示应用从MiniLED向MicroLED演变的路径,一方面推动微间距市场的规模扩大,同时提升公司COB显示面板在小间距市场的渗透,另一方面,布局MicroLED的大尺寸应用终端,目标成为Mini/MicroLED领域COB显示面板专家。

  在数字经济时代,推动5G、超高清以及AI向各行业渗透,公司从硬件、软件、网络传输三大领域进行布局,大力发展智慧显示、通信、智能终端等核心业务板块。未来公司将深耕5G+超高清产业,实现智慧显示的多显示布局,并持续投入Mini/MicroLED新型显示技术,引领产业升级,同时,持续开拓通信产业实现产业链从整机到部件的产业链向上延伸,

  丰富IoT智能终端产品线,围绕家居智能化需求、人体健康监测灵活性需求,实现两大应用终端集群的多品类拓展,通过产业整合,逐步实现AI+IoT的转型。

  公司将充分整合研发、生产、营销、服务、供应链等综合竞争优势,形成面向客户的一体化服务能力,并不断向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延伸以拓展核心增值环节,提升客户响应速度,以实现技术领先、产品领先、成本领先的目标。同时,持续将创新理念融入公司的管理理念,以创新来推动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公司产业链逐步拓展和延伸,随着进一步扩大资产规模、经营规模,业务内容呈现多样化和差异化,业务水平快速提升,公司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趋于复杂化,对公司经营决策、客户开拓、人才引进、资金管理、内部控制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如何有效整合旗下各公司的生产、研发和市场资源,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方面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若不能持续提高管理水平,完善公司管理制度,则存在因公司规模扩大而导致的管理风险,将制约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对此,公司将提前做好规划,实现扩张和资源配置相平衡,建立并完善管理架构、制度、系统和模式,不断优化组织结构,加强内部控制,保证决策效率、内控安全与资源整合的有效配置,并加强信息化管理的建设,通过OA系统、SAP系统等的协作功能,实现管理流程的标准化和智能化。通过完善内部控制与提高外部管控双管齐下,促进各子公司自主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最终使公司管理水平适应公司规模迅速扩张的需要。

  在消费类电子行业,市场、技术开发、营销等方面需要面对来自国内外对手的竞争压力,且随着智能终端产品的融合与发展,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品牌以不同的商业模式进入消费类电子行业,尤其是互联网电视行业,内容、软件、硬件以及运营、人才、渠道等环节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在LED产业链,伴随更多定位显示领域品牌方、面板厂、集成厂商加入,产业链整合加速,行业格局变化已现雏形,产业链竞争加剧。

  对此,公司将依托多年形成的自主技术扎实基础,通过不断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提升产品附加值;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为业务开拓寻找资源,紧跟市场需求变化适当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加大细分市场拓展力度,稳固和提升传统市场份额,抢占新产品市场份额;充分依托公司良好的财务状况,进一步提升产业和产品的规模优势,完善成本控制体系。以技术优势、规模优势、内容丰富的产品优势、充足的财务实力化解行业竞争的风险。

  目前公司海外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较大,主要以美元报价和结算。汇率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而波动,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存在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的风险。公司将积极、及时关注国际汇率变化,在政治、经济制度稳定的国家或地区建设营销网络,采取合适合理的结算方式,加快结汇速度,并根据进出口业务规模适度开展远期外汇套期保值及相关业务,以锁定汇兑成本,尽可能降低汇兑损益带来的影响。

  为完善公司产业布局,进一步提高公司整体竞争力,公司先后收购了浙江飞越、风行在线等企业,形成了较大金额的商誉。2022年期末,公司对风行在线及其子公司进行了商誉减值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公司计提了商誉减值准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上述交易形成的商誉需在每年年末时进行减值测试,如果未来宏观经济、市场环境、监管政策变化或者其他因素导致该等并购资产未来经营状况未达预期,将有可能出现商誉减值的风险,对公司当期损益将造成不利影响。

  随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及市场需求不断攀升,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秀的技术、营销、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是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

  如果公司未来不能吸进或留住优秀人才,可能面临人才短缺问题,对公司保持创新性和成长性造成不利影响。

  对此,公司将进一步优化员工晋升通道,完善员工薪酬管理制度,并制定公平、透明的激励办法;同时,公司进行了全方位的培训课程和项目设计,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及工作效率,在员工职业化发展、公司人才梯队建设方面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兆驰股份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新动力盈利能力比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相关新闻推荐

相关产品推荐

X【自动包装机】自动定量包装秤包装机生产厂家-爱游戏体育官网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tk290792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